文章

《图论导论》路径和环

《图论导论》路径和环

连通性前置知识

  • 游走(walk):从$v_0$到$v_m$的过程,写作 $v_0 \to … \to v_m$
  • 起始节点(initial vertex)
  • 末端节点(final vertex)
  • 游走长度(walk):从$v_0$到$v_m$的边数

不同种类的游走

  • 轨迹(trail):无重合边的游走
  • 路径(path):无重合边和重合点的游走
  • 闭轨(closed trail):首尾相接的轨迹
  • 环(cycle):首尾相接的路径

连通图的性质

  • 性质一:当且仅当如果图G的每个环都为偶数长度,G为二分图

    证明
    充分条件:对于环 $v_0 \to … \to v_m$,从$v_0$到$v_1$到$v_2$才能实现回环,因此为偶数长度
    必要条件:如果要在二分图中成环,至少需要从A到B再到A,因此为2的倍数,故为偶数长度

  • 性质二:对于有n个节点的简单图,边m的取值范围为 $n-1 \le m \le \frac{1}{2}n(n-1)$
  • 性质三:对于有k部分n个节点的简单图,边m的取值范围为$n-k \le m \le \frac{1}{2}(n-k)(n-k+1)$

    证明
    最少边的时候不存在环,仅有k部分非闭合路径,各部分合起来即 $n-k$ 条边
    最多边的时候每部分都有环,这里可以通过等效,先挪出 $k-1$ 个孤立节点形成 $k-1$ 个部分,则最后一大部分剩 $n-k+1$ 个节点,每个节点和 $n-k$ 个节点相连,形成 $\frac{1}{2}(n-k)(n-k+1)$ 条边
    故m的取值范围为$n-k \le m \le \frac{1}{2}(n-k)(n-k+1)$

连通性重要定理

连通图连通性的相关定义

  • 解连集(disconnecting set):一组删除后能让图不再连通的边集
  • 分离集(separating set):一组删除后能让图不再连通的点集
  • 割集(cutset):最小解连集
  • 桥(bridge):只有一个元素的割集
  • 割点(cut vertex):分离集中的元素

非连通图连通性的相关定义:

  • 边连通指数$\lambda(G)$(edge-connectivity):图G最小割集的元素数
  • k边联通(k-edge-connected):至少需要移除k条边才能断开的图,数学表示为$\lambda(G) \ge k$
  • 点连通指数$\kappa(G)$(connectivity):图G最小分离集数
  • k点连通(k-connected):至少需要移除k个点才能断开的图,数学表示为$\kappa(G) \ge k$

  • 性质四(Menger, 1927):当且仅当图G中的任意两个节点间由不存在共边的至少k条路径相连,则称图G是k边联通的

    证明
    充分条件:如果存在k条路径相连,只可能在去掉k条边时G被解连,因此图G是k边连通的
    必要条件:如果图G是k边连通的,那么一定存在一个节点对间有k条路径相连,且其他节点对的边数大于等于k

  • 性质五:当且仅当任意两个节点间存在至少 $k+1$ 条内部顶点不重叠的路径,则称图G是 $k+1$ 点联通的

    证明
    充分条件:如果存在 $k+1$ 条路径内部顶点不重叠,只可能在去掉 $k+1$ 条路径时G被解连,因此图G是 $k+1$ 点联通的
    必要条件:如果图G是 $k+1$ 点联通的,那么一定存在一个节点对间有 $k+1$ 条路径内部顶点不重叠,且其他节点对的相应路径数大于等于k

  • 性质六:对于任意图,都有$\kappa(G) \le \lambda(G) \le \delta(G)$,其中$\delta(G)$为最小的节点度

    证明
    $\kappa(G) \le \lambda(G)$:假设改图本身没有被隔断,则对于每个节点都有至少一条边,故只需要删除少量节点使图不连通,而对应要删除更多的边为代价,因此$\kappa(G) \le \lambda(G)$
    $\lambda(G) \le \delta(G)$:使得图本身被隔断,只要删除一个节点的所有度,自然可以实现;因此删除所需的最大边数即最小的节点度

有向图连通性的相关定义:

  • 强连通(strongly connected):图G中任意两个节点v和w间都存在有向路径相连

    案例:如从节点A能到节点B,从节点B也能到节点A

可定向与定向

  • 可定向(orientable):如果一个图在赋予方向后,其可变为强连通图,则成为该图可定向
  • 定向(orientation):如果改图可定向,则称得到的有向图为该图的定向

罗宾引理(Robbin Lemma)
一个非定向连通图能够被定向为强连通有向图,当且仅当它是2-边连通(无桥)

  • 性质六:当且仅当每个边都在某个环中,该图是强连通的

    证明
    充分条件:如果存在一条不在环中的边,则该边作为桥(bridge)而存在,自然该图不会可连通
    必要条件:如果图可连通,则对于任意两个节点都存在双向通路,在该条双向通路上的每条边自然都是在环里的

无穷图的连通性

概念延申:

  • 有穷游走(infinite walk):如前文所述,无更新
  • 单向无穷游走(one-way infinite walk):写作$v_0 \to v_1 \to …$
  • 双向无穷游走(two-way infinite walk):写作$v_{-2} \to v_{-1} \to v_0 \to v_1 \to …$

  • 性质七(König, 1927):令图G为连通且局部有穷的无穷图,则对任意G中节点v,都存在一条以v为初始节点的单向无穷游走

    证明:其实不难,从中取一节点,由于局部有穷,其必然可连接至一周边节点,以此类推即可形成一个单向无穷游走

欧式图和欧式有向图

欧式无向图(Eulerian Graphs)

欧式图的起点
欧式图起始于过桥问题,即如何不重复的经过所有桥仅一次并在最后回到起始点;而后也逐渐延申为了一笔画问题,即不重复遍历图中所有的边 描述文字

欧式图(Eulerian)定义及拓展:若图G存在一条能包含所有边的闭合迹,则称该图为欧式图(Eulerian),该闭合迹则被称为欧式迹(Eulerian trail),如果存在一条能包含所有边的非闭合迹,则称该图为半欧式图(semi-Eulerian)

欧式图引理:如果图G每个节点的度不小于2,则图G存在一个环

证明
首先对图进行简化,当存在自环(loop)或者多边时,矛盾;因此只考虑简单图
对于简单图,可以构建游走(walk) $v_1 \to … \to v_k$,由于每个顶点的度都不小于 2,我们总可以从当前路径的末端延伸出一条新边,前往一个新的顶点;图是有限的,因此路径不能无限延申下去。最终我们将回到某个已经访问过的顶点,从而形成一个环;所以,在每个顶点的度数都不小于 2 的有限简单图中,必存在一个环
注意:该引理仅适用于有穷图;当为无穷图时,可以无穷延申而不回头

欧式图判定定理:当且仅当图连通且图中每个节点的度都为偶数时,该图为欧式图

证明
充分条件:每个节点的度都为偶数,由欧式图引理,任选一个节点可绘制闭合路径,记为$C_1$;若该路径覆盖整个图,又考虑到该图中每个节点的度都为偶数,则该图为欧式图;当路径不覆盖整个图,则从$C_1$中任意节点为起点,又可以绘制新闭合路径,记为$C_{new}$;这些路径综合在一起仍然可以形成欧式图,证毕
必要条件:图为欧式图,因此存在一条回路$C$,该回路中的节点有进必有出,因此其的度为偶数;同时该图必须连通,不然无法满足欧式图的条件;故欧式图连通管且每个节点的度都为偶数

欧式图推论

  • 推论一:当且仅当连通图的边集可被拆分为具有非共享边的环(cycle)时,该连通图为欧拉图

    证明
    拆分为具有非共享边的环,等效为从$C_1$中的任意节点为起点绘制出$C_{new}$,证毕

  • 推论二:当且仅当连通图恰好有两个节点的度为奇数时,该连通图为半欧拉图

    证明
    恰好有两个节点度为奇数,该图的迹则需从一个奇数度节点起到另一个奇数度节点止,即绘制出了半欧拉图

欧式图的迹构建理论

从任意节点u开始对边以任何一种方式进行遍历,遵循如下规则:

  • 法则一:擦除经过的任何一条边,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任何孤立点
  • 法则二:在每一步中,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,才走桥边(bridge)

证明
在一张连通且所有点度数为偶数的图中,若每一步仅在无其他选择时才经过桥边,则从任一点出发始终可以依次遍历所有边恰好一次并回到起点,因每次走非桥边可保持图连通性,桥边仅在必要时才断开图,使路径最终闭合,构成欧拉回路。

欧式有向图(Eulerian Digraphs)

欧式有向图(Eulerian digraphs)的定义:当连通有向图$D$存在包含$D$中每条有向边(arc)的闭合有向迹,则称该有向图为欧式有向图;该闭合有向迹则被称为欧式迹(Eulerian trail)

欧式有向图判定定理:当且仅当连通有向图$D$每个节点的出度等于入度时,该图为欧式有向图

证明
充分条件:入度等于出度时,必然可以找到一个环,该环若完全覆盖整个有向图,则直接成立;若不完全覆盖,在路径中的任意节点基础上可以继续得到一个新环,将所有这些环叠加即可形成一个欧式有向图
必要条件:该图为欧式有向图,对于每个节点入度后必然会出度,因此每个节点的入度和出度相等

欧式无穷图(Infinite Eulerian Graphs)

对于一个可数连通的欧式无穷图(countable connected graph which is Eulerian),其必须满足:

  • G中没有节点具有奇数度
  • 对于图G中的任意一个有限子图H,我们从G中删去H的所有边,得到新的图K。那么这个新图K至多会被分成两个无限连通部分(infinite components)
  • 如果再额外要求:H中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,那么删除H的边后,图K只剩下一个无限连通部分

证明
性质一:若存在奇数度顶点,则在遍历所有边的欧拉路径中,该点的进出次数不平衡,导致路径无法封闭或继续,故矛盾。
性质二:若删除有限边集后剩余图中出现三个以上无限连通分量,则任一欧拉迹需从有限子图中分别进入至少三次,违反路径连续性与边数有限性,故矛盾。
性质三:若删去偶度子图后图变为多个无限分量,则欧拉迹需从偶度顶点多次进出连接多个部分,破坏其偶度结构,违背欧拉路径存在性,故矛盾。

汉密尔顿图和汉密尔顿有向图(Hanmiltonian Graph and Digraph)

汉密尔顿图(Hanmiltonian Graph)

定义:设图G是一个无向图,若存在一条通过图中每个顶点恰好一次,并且首尾相接的回路(cycle),则该回路称为汉密尔顿回路(Hamiltonian cycle),图G被称为汉密尔顿图(Hamiltonian graph);若图G不含汉密尔顿回路,但存在一条通过所有顶点恰好一次的路径(path),则称G为半汉密尔顿图(semi-Hamiltonian graph)

描述文字

汉密尔顿图的判定(Ore, 1960):设G是节点数大于3的简单图,若对图中每对不相邻节点v和w都存在$deg(v)+deg(w) \ge n$,则图G是汉密尔顿图

证明
存疑,后续补充

汉密尔顿图判定的推论(Dirac, 1952):设G是节点数大于3的简单图,若对图中每个节点v都存在$deg(v) \ge \frac{1}{2}n$,则图G是汉密尔顿图

汉密尔顿有向图(Hanmiltonian Digraph)

定义:设图G是一个有向图,若存在一条通过图中每个顶点恰好一次,并且首尾相接的有向回路(cycle),则该回路称为汉密尔顿有向回路(Hamiltonian cycle),图G被称为汉密尔顿有向图(Hamiltonian graph);若图G不含汉密尔顿回路,但存在一条通过所有顶点恰好一次的有向路径(path),则称G为半汉密尔顿有向图(semi-Hamiltonian graph)

汉密尔顿有向图的判定:设具有n个节点的有向图D强连通,如果每个节点$outdeg(v) \ge \frac{1}{2}n \ \& \ indeg(v) \ge \frac{1}{2}n$,则该有向图为汉密尔顿有向图

汉密尔顿有向图的特殊应用

  • 每个非汉密尔顿竞赛图都是半汉密尔顿有向图
  • 每个强连通竞赛图都是汉密尔顿图

路径与环的应用(Applications)

  • 最短路径问题(Shortest Path)

    • 目标:在加权图(每条边有非负权重)的两个顶点之间,找到总权重最小的路径。
    • 经典算法:Dijkstra 算法,通过“从起点逐步松弛标签”得到最优距离标签。
    • 特点:时间、成本、距离等多种现实意义都可转化为“权值”。
  • 关键路径问题(Critical Path)

    • 背景:项目管理中的活动调度,使用有向加权图表示任务流程与耗时。
    • 目标:找出从“开始”到“结束”的最长路径,即项目的完成时间。
    • 方法:类似 Dijkstra,但取最大标签;正向计算最早完成时间,反向求最晚期限。
  • 中国邮递员问题(Chinese Postman)

    • 任务:在加权无向图中找到一条闭合路径,覆盖每条边至少一次,总权重最小。
    • 解决策略:如果图为 Euler 图,可直接找到欧拉回路;否则先找最短路径配对奇点,或称“最小成本配对”。
    • 特别情况:如仅有两个奇点,则可先找半欧拉路径,再加入最短补路,构造最优闭合路径。
  • 旅行商问题(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)

    • 情境:完全加权图中,需找 Hamilton 回路覆盖所有顶点,总权重最小。
    • 复杂性:NP 难问题;暴力枚举(所有回路)复杂度 ~ (n–1)!/2,快速失效。
    • 实用方案:目前没有多项式-time 精确解;常采用启发式算法寻近似最短解。
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.0 进行授权